收藏丽水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官方APP

云和县紧水滩镇“订单玉米”迎来今年首采 七年累计增收270多万

7月4日,云和县紧水滩镇大源村的“订单玉米”迎来今年第一批丰收,上午开采、冷库包装、冷链运输,次日中午,香甜软糯的生态玉米就能送达到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员工的餐桌上。

在距离县城40公里的大源村玉米基地,比人高的玉米杆在田间林立,伴着习习凉风发出沙沙响声。村民们提着桶在玉米地中穿行,一出手就轻松掰下一根玉米,动作迅速娴熟,不一会儿就装满一桶。“我们这个玉米长得很好,不打农药,好吃又健康。”村民叶德厚一边采摘,一边对着镜头直接开“炫”。60多岁的叶德厚是大源村的玉米种植大户,从“订单玉米”的第一年开始种植玉米,按照2.1元每斤的价格给村集体回收,平均一年能有三四万元收入。如今,像他这样在村里种植玉米的村民有70多户。

“绕过99道弯,跨过33个湾,来到大源村。”当地村民口中的大源村,一直以来受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少等限制,鲜少有人问津,更别提农业发展。留守村里普遍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过着靠山吃山、自给自足的养老生活。2018年,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结对大源村,因地制宜发展“订单农业”模式,彻底激活了这个“偏老穷”村。

接到每年15万斤玉米的大订单后,村民委员会副主任王松福带头开干,全村60岁到85岁的老人跟着扛起锄头下地种玉米。“订单玉米”采用农户种植、村集体收购、乡镇政府监管、省交投集团包销的全产业链“一站式”模式。热火朝天的农业生产让村里的老人们都有活可干、有钱可赚,个个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我今年都82岁了,干点包装的活,一袋玉米10斤装好来,一天能有100元钱,现在这样自己赚钱用用是很够的了。”村民张银香开心地说。

7年来,“订单玉米”扩种到了180余亩,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村集体经济发展、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我们村和省交投集团结对后,累计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达270余万元,参与种植的村民除了卖玉米的收入,每年还能参与村集体经济分红,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王松福介绍,“订单玉米”给大源村及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帮扶,而拥有生态优势的“订单玉米”也走出深山,受到杭嘉湖等地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订单玉米’为我们的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搭建了桥梁,也建立了我们的信心,我们会继续深耕这片绿水青山,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浏览量:0.9万

更多云和县农业农村局动态专题

云和湖有机鱼成功入选“丽水山耕”...
云和农事服务中心着力解决农户晾晒...
全省最佳!“云和师傅”再次“出圈...
百年梨树,云和雪梨产业发展的“见...
150亩梯田迎丰收,云和“微”技术育...
云和雪梨上高速,拓宽乡村共富路
云和着力写好异地搬迁“后半篇”文...
“云和师傅”万里行,让共富产业“...
喜讯!云和这个村获评省级优秀
保驾护航!专业管护助力云和雪梨产...
云和县 “耘禾山耕”牌翠冠梨获评“...
凝聚“三乡人”!云和县以乡村人才...
云和县石塘镇入选2024年度革命老区...
云和雪梨种植保险为雪梨生产“保驾...
云和数字化赋能山区“稻+”产业高质...
云和县高架西瓜上市,让你清凉一“...
这个夏季云和县 “梯田三白”成市民...
云和县伏布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园正式...
“90后”青年林徐立:开山通海,让...
清凉一夏!云和县黄家畲村成避暑热...
补助资金20万元!云和一基地获评市...
云和县紧水滩镇“订单玉米”迎来今...
建强“三支队伍”丨一名“云和师傅...
建强“三支队伍”丨云和“田间学堂...
浙报头版关注|从“靠技术吃饭”到...
云和无人机“飞防”订单作业护航农...
全市唯一!云和入选全省首批“浙农...
建强“三支队伍”丨云和“田间学堂...
云和:“炒茶大师”进礼堂 技能礼堂...
村景融合新游线开通,云和紧水滩镇...
云和:渔政亮剑行动 护航水上安全
高素质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助力云和...
云和这个高架草莓基地扩建啦
一田多用!云和发展“稻+”生态产业...
云和玩转稻田新花样 认养摸鱼趣味多
云和县农业园区创成省级现代农业园...
开犁大典!共赴一场云和梯田的农耕...
云和坚持“运营思维” 助力公园乡村...
全市首批!云和6款农产品入选丽水市...
6500万元!云和县石塘镇幸福茶乡和...
全国首批!云和县大田葡萄农民田间...
云和:部门牵手“土专家” “三支队...
云和2人入选丽水市“十大引领性农创...
云和:一键育秧抛秧 新质生产力铸起...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云和解放社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