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丽水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官方APP

作者:谢雪钧
  黄墙黛瓦,高低起伏在小溪两岸,在竹山林海的掩映下显得错落有致,狭长的蓝天上白云慢悠悠地飘浮,仿佛已被蝉鸣鸟声和溪语催眠。

  当陈根强把小车停靠在村头水口林,“好一个风水宝地!”刚一下车,有人就发出了赞叹。陈根强是黄岭根村里走出大山的第一个大学生,现在是松阳一中的教师,又被县政协聘任为文史专员。之前,他曾介绍画家王民到村里写生。此行,他邀请了画家李光春和我以及他以前的两个同事来采风。

  黄岭根村隶属三都乡,位于吾赤溪上游,北与武义和莲都接壤,属三县交界之地,距松阳县城35公里,平均海拨338米,“因村在黄泥岭脚得名”。

  在村中行走,黄狗遇见我们,打量几下陌生人,安静地走开,并不张狂。而所遇村民,无论男女,陈根强都叫得上名字。随意进入大门敞开的民居,有五开间、三开间不等,正厅明间开间宽敞,布局规整。有人居住的房子,房前屋后收拾得整洁,但一路穿行,更多的住户已外出谋生,一把门锁就把烟火气锁进了时光深处。

  他安排我们在他的堂叔家吃午饭。他堂叔原本是个勤劳的农民,除了种地,也常砍竹子去卖,因常年劳累造成一只手臂的两根血管粘连,前不久去了丽水医院动了手术,正在家调养。他堂婶烧了一大锅香喷喷的土鸡肉,外加一些自家菜园里种的黄瓜、土豆等,是我喜欢的味道,不经意就盛了两大碗饭。没想到的是,我们用餐的老宅正厅,高高地悬挂着一张革命烈士证明书,细看才知烈士叫陈明亮,抗美援朝时,他像黄继光一样也是用胸口堵机枪牺牲的。

  饭后,陈根强带领我们在不同的方位去观察村庄。不同的角度确实有不同的发现。黄岭根村古民居有三合院、四合院、一字屋,有泥屋、木板屋,建筑材料以鹅卵石、山石、泥土、木头为主,其中20多幢为清代建筑。13号老宅建于清末,坐南朝北,临溪,平面呈长方形,为一进五开间双弄二厢重檐泥木结构楼房。砖雕题额“景星卿云”。古时景星称为瑞星,现于有道之国;“卿”与“庆”古字通用,庆云象徵祥瑞之云,以“景星卿云”题于门额,足见屋主向善之心。依情景看,似乎有过落寞的日子,刚修复起来。

  村中最重要的建筑当然是宗祠。据《颖川陈氏宗谱》载:“清道光九年春(1829),族长陈有顺聚会族众议建宗祠。”陈氏宗祠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二进三间四合院结构,由门厅、正殿及两侧厢房组成四合院式。屋面硬山式,马头墙,阴阳合瓦,八字门墙。门厅、正殿均为三开间,明间抬梁式,次间穿斗式结构。门厅五架梁带前单步用三柱,正殿五架梁带前双步后单步用四柱,中轴线上辟6扇木质大门,檐柱牛腿雕青松人物、曲线纹动物图案。后堂三间宽阔的祖宗灵台上供着三个小小的祖宗位牌,透过厚厚一层灰尘,依稀可见“钦赐颖川郡吏部尚书后*丞相封国公陈霸先”等字样。陈姓始祖于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举家迁此而居。缘于当初他经商路过黄岭根,“见其地山迥水绕,文峰叠匕,可以卜筑而居”。颖川陈氏为南朝陈国开国皇帝陈霸先后裔。唐朝名臣魏征对陈霸先评价很高:“英略大度,应变无方,盖汉高魏武之亚矣。”毛泽东也对陈霸先南征北战所使用的战术很欣赏,晚年时曾要求人们读读《陈书》,了解陈霸先的身世经历。没想到偏僻山林深处的这些质朴山民,竟然和帝王有着扯不断的关系。

  穿村而过的溪流叫吾赤溪,陈根强说在他小时候,有多处深潭,溪水碧绿,游泳时常能在石缝里摸出巴掌长的鱼来,后来由于沿溪村路拓宽,占用了河道,深潭就很少见到了。

  吾赤溪呈S形流经黄岭根村,将整个村庄一分为二,而将吾赤溪两岸的屋舍连接起来,使得村落成为一个整体的是溪流之上的3座石拱桥。村中央的石拱桥最为宽阔,建桥所用石块都经过人工修凿,比较整齐,桥面两侧则用水泥做了护栏。这是溪两岸村民走动最频繁的桥了,上世纪70年代建设。村头水口林东面也有一座石拱桥,完全用溪中卵石垒砌而成,石头上己经长满苔藓、羊络藤等植物。最值得一提的,是村外两三里处黄岭根村二级电站边的双孔石拱桥,建于清代,此桥旧时是黄岭根村通向周山头古道的必经之路。南北走向,桥长19.8米,宽2.1米,北孔拱跨4.3米,矢高3.7米;南孔拱跨6米,矢高5米。南首踏跺6级,北首踏跺2级。石拱为半园型拱券纵联砌筑,拱券、桥面全部用大块的卵石砌筑而成,就地取材的溪滩卵石、块石,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桥基就是天然的大岩石,为山体的一部分;桥面石缝中长满杂草;桥身扭曲呈油条状,而且扭曲程度相当大,不知是设计之初的别具一格,还是历经数百年自然环境变迁,受力不匀而产生的扭曲、位移。这和其他经过人工加工砌筑的石拱桥有着明显的区别,据说在松阳仅此一例。

  自从在黄泥岭下安营扎寨之后,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黄岭根村隐在山林,平淡如风。这个村庄里发生过的故事大部分随风而逝。除了族谱里有些许记录,村民也口口相传有一些,比如清咸丰年间,贼寇生祸,村民举全村之力抵御,守护家园,避免了贼寇过境,保了全县平安。其它的故事可能只有水口处苦槠、枫香、樟树等参天古木,和供奉着大禹的百年平水殿还会记起一二。

  但回溯一下时光,不难发现村民们安身立命,耕读传家的法宝一直是利用黄岭根村地处处州府和金华府结合部,比邻莲都、宣平(今属武义)、武义,陆路交通发达更兼得宣平溪水运的便利优势,种植和贩运靛青、中药材以及竹木等货物。由于梯田仅百余亩,近年来村民沿袭了采摘箬叶外销这一传统副业,同时发展了小规模的高山蔬菜、笋竹两用林、中草药种植。

  黄岭根村民多为陈、周两姓。有人认为黄岭根村背山负水,东南方坐落着文笔峰,西北方坐落着斗山,形成了“魁星斗踢”布局,这一切寓意着村落文运昌盛。确实,历代以来,村民们相当重视教育,生活条件好了之后,村民们将子女接二连三送出大山,送进了繁华都市,甚至送进了美国、加拿大高校深造的也不乏其人。而在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才也如雨后春笋。

  黄岭根现有78户,人口260人。2008年完成了洞军自然村搬迁,2009年开始又与望松街道麻阳塔村合作,有10余户搬迁到了麻阳塔村。2011年5月,黄岭根村被列入县级历史文化村。2014年11月又入选了第三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单。

  由于完好地保留了高山水乡和阶梯式传统村落风貌,完全是一个不见现代建筑,少有旅人涉足,绝无商业开发的一方净土,是松阳最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之一,目前黄岭根村又成为了松阳八大摄影主题线路之一的“三都古村落主题摄影线路”和松阳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路线(黄岭根-后畲-里庄-紫草-呈回-黄岭根)上的一个重要点位。2019年,黄岭根村和相临的周山头村合并统称为黄岭根村,村委会设置在了周山头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