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丽水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官方APP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王恩平,比利时籍华人,1966年生人,现居松阳县西屏街道大坛路28号。

  王恩平所在的松阳山鹰救援队于2013年组建,2016年在民政局注册,提倡人道、博爱、奉献精神。身为副队长的王恩平完美诠释了松阳县红十字山鹰救援大队的精神,在这条路上发着自己的光、贡献着自己的热,以自己的炬火点亮其他人前进的道路,温暖受苦难者的心灵。

  2017年,出于照顾年迈父母的需要,王恩平放弃了优渥的生活,从北京回到松阳。次年,他加入松阳山鹰救援队和晨晨爱心社,开始了他苦乐并存的奉献之旅。

  这些年来,他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救援活动,大到如参与跨地区搜救的重大灾情救援行动,小到如老街巡逻及维护社会治安的日常活动。去年疫情期间,王恩平每日在古市镇流动巡逻,执勤50多天直至疫情逐渐平缓。山鹰救援队接到的官方活动和对内组织的日常活动,王恩平次次不落,全勤参与。参与救援的三年来,王恩平所在的山鹰救援队共救助走失人员13名,王恩平本人打捞遇难者遗体15名。加入晨晨爱心社后,王恩平每次都会参与捐款扶贫的工作,给贫困的人送去必要的生活物资。

  谈到投身公益、服务人民的动机,王恩平坦言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父亲一生无私奉献,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却终身隐姓埋名,不愿赚取丝毫的名与利。王恩平将这些看在眼里,深受触动,在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下,继承了父亲的高尚品德,开始了他的奉献之路。

  2020年,台州受到了利奇马台风的严重影响,一时之间,洪涝情况不容乐观,急需各方救援。在接到台州市公安局的求援通知后,包括王恩平在内的山鹰救援队临危受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自驾到台州。由于受台风天气影响,王恩平一行人一路辗转,寻找可行路线,最终花了5个多小时才到达,一到达便立即展开了转移安置老人妇女小孩的活动,主要工作是安抚群众情绪、运送物资、送伤者去医院等。王恩平等人就在高强度状态下工作了一天两夜,30多个小时。在第一天,他们甚至没进任何食物,晚上十点才买了点饼干充饥。

  时间就是生命和金钱,危难面前,王恩平和山鹰救援队的队员不敢有任何耽搁,甚至都没去计较全程没有资金和物资的提供,都是救援人员自费解决。

  王恩平还讲述了一次令他记忆犹新的救援活动,处州晚报详细了记录了这次救援活动,结合王恩平的回忆,我们可以还原出这次救援的原貌。

  2020年6月18日 早上6点半左右,66岁的何菊香与妹妹何菊云、儿媳妇彭士秋,一同前往望松街道翁村半岭脚山上采摘新鲜粽叶。12时左右,采摘得差不多的三人准备下山回家,但5个多小时曲曲折折的山路走下来,三人已记不清来时的路。一番试探下来,均又回到了原点,最终在复杂的山间迷了路。何菊香凭借模糊的记忆想寻找某条可以通回家的小路,三人却齐齐跌落在一个不知名的谷底,起身一看,前面已是悬崖峭壁。“进退两难”的三人一时间手足无措,出于无奈,选择报警求救。 下午2时30分,接到报警电话的民警立刻联系了山鹰救援队。村委会主任翁松标叫上了熟悉山间地形的村民,与连夜赶到的山鹰救援队一同急匆匆地往山间赶去。这其中,便有奋勇当先的王恩平,并且在这个队伍中,还有一个特殊的“伙伴”——山鹰救援队自费购买的退役警犬“朗迪迪”。

  山路曲折陡峭,路边长满树木和杂草,天气炎热,这些都成为了救援的不利因素。救援人员和被困三人唯一的联系就是微信发来的不准确的定位。天越来越黑,手电筒的光越来越弱……突然,山路上出现的几块新鲜的桔皮和随后发现的一顶草帽使得救援队得到了即将救援成功的信号。救援队爬上山背,打开手电筒的强光晃动起来。一名救援人员随坡滑下,背上3人采摘的50余斤新鲜粽叶,并用绳索将三人陆续拉了上来。此时,已是凌晨12点半。被困的三人和包括王恩平在内的救援人员,都已筋疲力尽、饥饿难忍。好在第二批救援人员赶到,为他们带来了饼干和水。稍稍填过肚子后,一行人开始往回走。凌晨2点半,一行人终于走到了山底。

  在回忆这件事时,王恩平最心疼的不是自己和队员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反而是自己的老伙伴“朗迪迪”。由于山间徒步十几个小时却没有食物和水的补充,“朗迪迪”下山时已经筋疲力竭,倒地不起,最后是由王恩平自费万余元送至丽水治疗。一路走下来,退役警犬“朗迪迪”依然发挥着它的余光余热,曾多次在救援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找到过多名失踪人员,也数次光荣负伤。如今,每日陪着王恩平在老街巡逻三次的“朗迪迪”也有了属于它自己的证书——2020年度优秀巡逻犬,为此,王恩平非常自豪。

  松阳红十字山鹰救援队2019年优秀队员一等奖、松阳红十字山鹰救援队2019年特别贡献者、松阳县红十字会2019年度十佳红十字优秀志愿者、松阳红十字山鹰救援队2020年度优秀队员、2020年古市镇疫情防控志愿者证书……小心翼翼摊开这些荣誉证书时,王恩平的眼里有光。对得到的证书和收到的十余面锦旗,王恩平都一直小心保藏着,于他而言,这些是他无私奉献的证明,比起人民和政府的物质奖励,这些来自精神上的认可更像是灵魂净土的滋养、是身心疲惫时的安慰。

  荣誉证书和锦旗带来了曾受过王恩平帮助的人们的感激,这对王恩平来说无疑是比金钱和奖赏更好的认可,也带给了他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和动力。

  然而,王恩平投身公益、无私奉献的这些年里,所收获的感激和赞同自然不少,但同时来自旁人的不理解乃至冷嘲热讽也是常有的。

  有人说他沽名钓誉,却看不到他在山鹰救援队缺乏救援物资和活动经费的情况下,自掏腰包出资置办如水上救援用的橡皮艇之类的物资,也自愿照顾队里的警犬“朗迪迪”。时代变换,斗转星移。错位时空里,我们看到了两代人的精神传承与善意赓续。

  在打捞亡者时,王恩平不顾避讳,亲身下水打捞,却在保护现场时经常遭到死者亲属的谩骂与责备,公益性质的行为被误认为是拿钱办事。面对这些长期积累起的委屈,王恩平抽着烟,别过脸去,叹到:“这有什么办法,(有些事)你同他们没法说的。”烟雾缭绕中,王恩平脸上的神色尽是淡然,那些许的无奈也随着着丝丝烟雾消散了。

  “唯有与舆论同质的俗人才会被舆论所支配。”舆论乃大众之见,而清醒之人不会为舆论所支配。王恩平将这些嘈杂的声音看作同虚无缥缈的吹捧一样的心外之物,他在助人为乐的世界里逐渐坚定自己的意志和方向,并不受到这些好的坏的声音的影响,依旧忙不停蹄地赶往需要他帮助的地方,去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而不计较鸡毛蒜皮的琐事碎语。

  多年前,毛主席曾写下:“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多年后的今天,王恩平依然继承着这份极具革命思想的高度奉献精神,在他心里,死后若还对社会有用,又何需一隅土地埋葬肉身。他向红十字会签署了遗体捐赠同意书,将身上每一处有用的地方都捐赠给社会,“我的骨架做成标本送到学校供学生学习,眼睛如果还有用捐给失明的人,毛发、大脑给医生做研究用。”

  在个人利益至上的当今社会,我们更不应该让善意被掩没,让良心遭到抹黑,王恩平以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而不惧流言蜚语,而无畏艰难险阻。大丈夫,顶得了天,立得了身,做得了好事,暖得了坚冰。(文/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