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江乡位于缙云县东部。乡政府驻地洪坑桥,距县城20公里,是一个革命老区乡。地形以丘陵为主,间有低山。地势南北两端高,中部为丘间平畈。海拔一般在250-500米之间。
溶江乡1992年由雅江、溶溪两乡合并而成,区域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辖11个行政村。2013年全乡实现工农业产值766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284万元。种植业主要以黄花菜、蚕桑、茶叶为主,是远近闻名的黄花菜之乡,同时也盛产油菜籽、板栗。溶江乡岩坑村特产的“上光栗”,品种优良,果大色美味甜,享有盛名。溶江乡极具特色的农村劳动力异地致富亮点是外出开办浴室。全乡共有300多户农户以亲帮亲、邻带邻的方式外出开办浴室,遍及浙、沪、苏、赣、皖等地。来料加工在溶江乡有着广泛的基础,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乡辖工业企业48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一家,主要产品为摩托仪表配件。

千年故刹国遗项目—叠罗汉
辖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岩门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仙都风景区的重要景区之一。古迹有始建于唐咸通二年(861)的古刹栖真寺和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的定明寺
岩门景区奇峰耸峙,幽谷裂天,古刹梵音,有云雾桃源之胜。景点分岩门、石柱岩、花岩、栖真寺、岩坑和常山寨六处。地质上属丹霞地貌,有如武夷山般奇绝。李白曾有诗这样写岩门:“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宋末参政使赵顺孙,曾周游岩门全境,留宿栖真寺五天,取岩门景为:古洞栖云、磐石安禅、锦池映月、石龟听经、岩门锁翠、冠岩织锦、笠峰戴雨、天柱卓锡。

金色花岩岩门景区
近年来,溶江乡党委政府依据自身特色,实施“生态溶江、旅游强乡”战略,已经连续在景区举办了五届“腊月风情节”活动,目前,岩门旅游景区规划已编制完成,进入招商引资阶段,乡党委政府争取结合有关项目,积极进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完成旅游项目投资638万元。2014年,还将启动景区公路硬化和部分游步道建设工程。
溶江乡1992年由雅江、溶溪两乡合并而成,区域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辖11个行政村。2013年全乡实现工农业产值766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284万元。种植业主要以黄花菜、蚕桑、茶叶为主,是远近闻名的黄花菜之乡,同时也盛产油菜籽、板栗。溶江乡岩坑村特产的“上光栗”,品种优良,果大色美味甜,享有盛名。溶江乡极具特色的农村劳动力异地致富亮点是外出开办浴室。全乡共有300多户农户以亲帮亲、邻带邻的方式外出开办浴室,遍及浙、沪、苏、赣、皖等地。来料加工在溶江乡有着广泛的基础,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乡辖工业企业48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一家,主要产品为摩托仪表配件。


辖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岩门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仙都风景区的重要景区之一。古迹有始建于唐咸通二年(861)的古刹栖真寺和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的定明寺
岩门景区奇峰耸峙,幽谷裂天,古刹梵音,有云雾桃源之胜。景点分岩门、石柱岩、花岩、栖真寺、岩坑和常山寨六处。地质上属丹霞地貌,有如武夷山般奇绝。李白曾有诗这样写岩门:“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宋末参政使赵顺孙,曾周游岩门全境,留宿栖真寺五天,取岩门景为:古洞栖云、磐石安禅、锦池映月、石龟听经、岩门锁翠、冠岩织锦、笠峰戴雨、天柱卓锡。


近年来,溶江乡党委政府依据自身特色,实施“生态溶江、旅游强乡”战略,已经连续在景区举办了五届“腊月风情节”活动,目前,岩门旅游景区规划已编制完成,进入招商引资阶段,乡党委政府争取结合有关项目,积极进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完成旅游项目投资638万元。2014年,还将启动景区公路硬化和部分游步道建设工程。